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阿盟教体局双向发力推进“双减”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阿拉善盟各地各校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自治区“双减”工作要求,在盟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从校内减负提质和校外培训治理两方面双向发力,全面推进校内“三提”校外“三严”,促进全盟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进一步减轻,教育生态日益优化。


——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推动校内“三提”

课后服务扩面提质。制定下发《阿拉善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阿拉善盟中小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工作方案》,建立健全课后服务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研制《阿拉善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指南》,在指导全盟31所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5+2”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打造课后服务新样态,探索实行教师弹性工作制,开设多种特色活动,推动课后服务范围有效拓展,服务时间优化延长,服务内容提质增效。开展全盟课后服务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10个优秀案例进行通报和推介展播。同时,指导旗区教体部门加强与妇联、团委、关工委等部门的联动,发挥好当地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青少年活动场所作用,实现校内、校外课后服务资源的有效衔接和优势互补。


作业管理控量提质。制定《阿拉善盟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作业设计与管理指导意见(试行)》,对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初中语文、初中数学等12个文化学科分科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每年组织开展全盟义务教育阶段学科作业设计与管理培训暨优秀作业设计案例征集展评活动,加快构建“教学—作业—评价”一体化高质量校本作业体系。全盟各中小学均制订了比较完善的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了作业公示制度,学校作业总量和时长调控达到了规定要求,全盟作业时间达标学校占比100%,学生作业负担有效减轻。


教学质量增效提质。加快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印发《阿拉善盟教育体育局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实施方案》,各地各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程、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制度,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做到了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确保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阿拉善盟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2021年以来多渠道补充教师399人。将一线教师绩效工资增量部分上浮至绩效工资基本标准线的1.3倍至2.5倍,教师待遇得到有效保障。组建8个“三名”工作室,年培训教师3000余人次,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快推动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阿拉善左旗与包头市东河区、阿拉善右旗与张掖市甘州区、额济纳旗与包头师范学院、阿拉善高新区与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与宁夏中卫沙坡头区签订教育帮扶合作框架协议,赋能阿拉善义务教育提质增效。


——加强办学行为监管,推动校外“三严”

严厉整顿培训机构。按照《阿拉善盟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将原有的42所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通过转型和注销方式全部压减(转型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10所,退出校外培训市场32所),压减率达100%。截至目前,全盟现有合规校外培训机构70所,其中,艺术类 50家、科技类 4家、体育类13家、其它类3家。


严查违规培训行为。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纳入教育督导、执法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等重要内容,2021年以来共开展执法行动12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 400余人次,取缔关停无证无照校外培训机构20个。开展“监管护苗”专项行动、校外培训监管数据稽查和艺考培训机构、校外培训材料及从业人员专项排查,从严打击各类变相无证违规培训行为。同时,会同网信、市监、通信管理等部门开展网上巡查,着力营造良好网络学习环境。


严格预收费监管。指导旗区出台《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召开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培训会,启用“中国银行教育培训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依托“互联网+监管”方式,逐步实现预收费监管常态化、智能化,坚决防止“退费难”“卷款跑路”问题发生,引导校外培训机构依法合规经营,切实维护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全盟合规校外培训机构纳入预收费监管达到100%,完成核验通过率100%,支付通过率100%,专户合规且签订监管协议,预收费缴入托管账号,培训机构风险保证金额度基本为3个月收费总额。


“双减”政策落地有一个过程,要久久为功。下一步,阿盟教体局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把“双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重中之重,巩固成果、健全机制、扫除盲点、提升水平、维护稳定、强化督导,不断巩固提升“双减”工作水平。


编辑:
信息来源:阿拉善盟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