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教育系统热议全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二)
- 发布日期:2025-04-23 08:57
- 浏览次数:
全盟教育工作会议于4月21日召开,盟委书记黄雅丽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真抓实干,善作善成,举全盟之力加快建设教育强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盟教育系统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广大干部师生对近年来我盟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高度认可,对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教育强盟建设充满信心。
阿拉善左旗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敖其尔:
全盟教育工作会议立足阿拉善教育实际,为全盟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特别是对教育布局、教育质量、教师队伍、教育环境提出了“四个更优”的具体要求,凝聚共识、振奋人心。作为阿拉善盟教育的排头兵,阿拉善左旗教育系统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认识、坚定信心、踏实苦干、奋勇争先,全力以赴在旗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在助力阿拉善盟教育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一是系统谋划教育强盟建设阿左旗方案,紧跟盟委、行署工作思路,积极整合旗域内教育资源,调整优化布局结构,持续深化区域合作交流和集团化办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扩面提质。二是加快构建均衡优质教育供给体系,扩大公办幼儿园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加快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提升培优力度,集中优势资源办好旗属高中,让每个阿左旗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三是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用好“绿色通道”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用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用情关心关爱教师,多措并举提高教师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阿拉善中学校长李君:
此次全盟教育工作会意义非凡,为阿拉善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一名校长,我深感责任重大,也备受鼓舞。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积极探索实践,在学校治理、教师成长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此次会议让我更加明确,这些努力方向是正确且需持续深化的。未来,学校治理要进一步优化,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和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效能;教师成长工作要加大力度,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校园文化建设要不断创新,以航天精神等本土特色文化为核心,增强文化自信。我坚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阿拉善教育定能从“短板”蜕变成为“样板”,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为阿拉善的孩子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坚实地走好阿拉善教育事业的每一步!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共同体学校阿拉善蒙古族完全中学书记乌日汗:
全盟教育工作会议为全盟教育事业发展描绘了清晰蓝图,为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我校将以会议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教育强盟战略的重大机遇,主动求变、应变,积极适应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在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石,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红烛先锋”党建品牌、“红石榴育苗”德育品牌,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扎实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持续深化集团化办学成果,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守牢安全底线,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切实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命题。
盟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尚财:
在全盟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改革理念和目标,我感到十分振奋,同时也倍感压力。会上提到要加强教研队伍建设,这极大地激励全盟各级教研员,让教研员们提振信心,鼓足干劲。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下功夫,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品德修养,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通过开展“基本功大赛”“说播课评比”等活动,为优秀教师展示才华提供机会,为各地各校教师相互交流学习搭建平台。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通过驻校教研切实帮助一线学校、教师解决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讲示范课、开展专题讲座等系列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盟教育督导和助学中心主任张亚玲:
全盟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让我深刻感受到盟委、行署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也为我们做好教育督导和助学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使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下一步,我将深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锚定会上提出的实现“四个更优”的工作目标,以教育公平为导向,以教育督导、精准资助为抓手,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全过程各方面,打造“教育督导+教育帮扶”模式,着力推动教育法律法规、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惠民等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助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职业教育优质多元发展,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